91在线视频观看_91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激情网站免费看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國慶第三套人民幣品市場生亂象 揭秘背后內幕(二)


大唐收藏網 2016-01-13 10:01:04 瀏覽量:14

混亂狀況亟待治理 

知情人士指出,第三套人民幣市場上出現的各種建國60周年紀念幣、郵票、手表、瓷器等產品,往往打著“中國××協會”、“中國××博物館”、“香港集郵總公司”等旗號出品,看似很有來頭,其實背后藏著很多貓膩。這些紀念品宣稱升值空間很大,其實絕大多數根本就不具有投資價值。 

廣東省集幣協會會長甄偉鋼表示,建國60周年紀念品市場十分混亂,泥沙俱下。以紀念鈔和貴金屬紀念幣為例,這些都是國家法定貨幣,只有中國人民銀行及其旗下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和中國金幣總公司才是合法的發行機構,其他任何機構都無權發行。但市面上卻充斥著各種“李鬼”紀念幣產品,這些產品有些打著“中國金銀幣總公司”(注:與中國金幣總公司差一個字)的旗號,有些干脆就以某某工藝品公司的名義直接發行,以假亂真,不知情的消費者往往容易上當受騙。 

最近熱炒的建國60周年紀念郵冊市場上同樣存在陷阱。“一些紀念冊將建國以來各種重大題材的郵票匯集成冊,就說這樣的集合型產品具有很高的投資收藏價值。其實,在這些郵票中,真正值錢的肯定不會有,絕大多數都是大路貨,大路貨的集合體仍然是大路貨!”廣東省收藏協會一位資深的郵票收藏家表示。此外,該專家還指出,市場上還出現了一些“宣紙、娟質郵票”、“黃金、白銀郵票”等,這些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郵票,不存在所謂的升值空間。 

此外,對于所謂的限量發售,大多數也是無稽之談。“其實,消費者想買多少就有多少,賣得越多越好,哪會限量?”前述從事紀念品生意的老板張成道出了其中的內幕。 

接受筆者采訪的幾位專家和從業者都指出,建國60周年紀念品市場十分混亂,相關主管部門需要對這個市場加強監管和治理,避免讓更多消費者上當受騙。 

  調查篇 

“深喉”自揭內幕:高價紀念品利潤高達10倍 

案例成本幾十元,叫價6800元 

今年2月底,廣州的劉先生收到一個電話,電話里的人聲稱中國人民銀行正推出第三套人民幣一套紀念建國60周年的金銀紀念章,很有收藏價值。對方稱,由于劉先生有很多專利,對國家有貢獻,他們決定以成本家優惠出售給劉先生這樣的老專家:原價6800元的產品,現成本價1880元賣給劉先生。劉先生告訴筆者:“經過多次溝通,自己發現其中有蹊蹺,決定揭開其中的騙局,于是買了一套產品,然后到派出所報案,并到廣州國標鉛筆收藏品鑒定評估有限公司對該金銀紀念章進行檢驗。”經鑒定,這套所謂的“建國60周年金銀紀念章”,并非中國人民銀行發行,而是假冒偽劣產品。廣州國標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劉先生所購的這套產品,網上售價其實只要200—300元,甚至有的賣家的售價甚至低于100元。叫價6800元的產品,有賣家甚至低于百元銷售,顯然其成本只有幾十元,這里存在暴利。 

“深喉” 

“一般的利潤都在10倍以上” 

一位紀念品行業內的“深喉”證實了這一說法。“市面上的各種高價紀念品,一般的利潤都在10倍以上。”從事紀念品生意的老板張成(化名)告訴筆者。張成指出,那些叫價20000元的,其制作成本往往只有1000多元甚至更低。以手表為例,那些叫價7000—8000元甚至上萬元的所謂建國60周年紀念表,其成本價往往只要500—600元。它在報紙上打個整版廣告,只要幾萬元。而一版廣告往往都能帶來20—30塊表的銷售。大量不明真相的消費者被騙。“那些所謂的高檔鉆石(絕大部分是人工鉆,也就是用水晶做的)、寶石,你去市場上買,幾十塊錢一袋;售價幾千元的所謂高檔金箔產品,就用一點點金粉就能搞定,成本不過一兩百塊!我們行內人從來都不買這些所謂的高價紀念品!”張成的一位朋友做這行多年后曾經良心發現改行不做第三套人民幣了,“今年他又殺回這個市場了,可見這個市場的誘惑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