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线视频观看_91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激情网站免费看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建國35周年流通紀念幣漫談


大唐收藏網(wǎng) 2011-11-22 11:07:58 瀏覽量:2

建國35周年流通紀念幣漫談
         
      1984年10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人民幣收藏流通紀念幣1套3枚,簡稱《建國35周年》幣。面值均為1元,材質(zhì)銅鎳合金,顏色鎳白。直徑30毫米,厚度1.7毫米,重量9.32克。由上海造幣廠和沈陽造幣廠鑄造。
        《建國35周年》幣正面圖案相同,主圖案均為國徵、禮花和天安門廣場建筑物。五彩繽紛的禮花升騰在天安門廣場上空,使整個畫面充滿歡樂的氣氛。正面下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和“1949-1984”字樣。背面圖案分別為“開國大典”、“民族大團結(jié)”和“祖國萬歲”。《建國35周年》幣圖案,生動記錄著天安門前的激動,凝聚著天安門廣場的壯麗輝煌。
        我們偉大祖國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44萬平方米。這里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主會場,也是新中國歷次重大節(jié)日和慶典的主要活動場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這里升起。從此,天安門廣場成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每當(dāng)朝陽升起之前,這里便凝聚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等待著升旗儀式這一莊嚴而神圣的時刻的到來。我們站在國旗下放眼望去,北邊是壯麗的天安門城樓,南邊是挺拔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莊嚴的毛主席紀念堂,東側(cè)為巍峨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西側(cè)是宏偉的人民大會堂。整個廣場地區(qū)建筑宏偉壯觀,整齊對稱,氣勢磅礴。《建國35周年》幣正面圖案中的天安門廣場建筑物不是站在國旗下放眼東望、南望和西望的壯麗景象。
        天安門是天安門廣場地區(qū)的主要建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古時候叫“承天門”,始建于明永樂15年(1417年),清順治8年(1651)年改建后稱天安門。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從此,這座古老的建筑被賦予嶄新的意義。
        天安門廣場中心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于1952年8月1日動工興建,1958年4月底建成。碑高37.94米,
      用1.7萬塊花崗巖和潔白漢白玉砌成。碑的正面有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鎏金大字,碑身背面的正文為毛澤東主席起草周恩來總理書寫。紀念碑碑座四周鑲嵌著世型浮雕,分別為焚燒鴉片、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八一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zhàn)、勝利渡長江。浮雕集中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百年來驚天動地泣鬼神的革命史,反映了千千萬萬革命先烈氣壯山河的氣概,是一幅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紀念碑南側(cè)是毛澤東紀念堂。紀念堂于1976年動工興建,1977年9月落成。其核心部分是瞻仰廳。正中的水晶棺中安放著毛澤東的遺體。據(jù)介紹,自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已有1億多人次瞻仰過毛澤東的遺容。
        天安門廣場西側(cè)的人民大會堂,建于1959年。站在廣場望會堂,黃綠相間的琉璃屋檐,高大魁偉的廊柱,40多米高的巨大體量,以及四周層次分明的建筑立面,組成一幅莊嚴絢麗的圖畫。人民大會堂正門頂上鑲嵌著國徵,迎面有12根25米粉高的淺色大理石門柱,進門便是典雅樸素的中央大廳。廳后是寬76米,深60米的萬人大會場。大會場北翼是有5000個席位的大型宴會廳;南翼是人大常委會辦公樓。大會堂內(nèi)還有以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特別行政區(qū)名稱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廳室。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的地方,也是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政治活動場所。
        天安門廣場東側(c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建于1959年。兩館合成一座雄偉壯麗的建筑物,總面積6.5萬平方米。中央部位和兩翼的中部是四層建筑,其余部分為三層,迎面是12根世型方柱式的門廊。穿過門廊,走進莊嚴的大廳,整個建筑分為相互對稱的南產(chǎn)兩部分。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它的南部,是國家收藏我國古代、近代文物資料和研究歷史科學(xué)及有關(guān)學(xué)術(shù)總題的機構(gòu),主要陳列中國通史,還舉辦一些有關(guān)歷史、考古、文物等方面的專題展覽,是向人民群眾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北部便是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以來的革命文物和黨史文獻資料,館內(nèi)還經(jīng)常舉辦各種專題陳列和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事跡展覽,是向人民群眾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宣傳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場所。
        天安門廣場地區(qū)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建國35周年》幣把這種愛國主義教育引到了我們身邊。
        《建國35周年》幣的第一枚“開國大典”特別引人注目。這枚幣的背面圖案是根據(jù)著名畫家董希文1953年所作油畫《開國大典》設(shè)計的,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出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開國元勛們的形象,氣勢宏偉地再現(xiàn)出新中國誕生時那激動人心的一刻。這枚幣的鑄造也非常精美,深受國內(nèi)外人士的喜愛。一位英國皇家博物館館長在香港參觀中國錢幣展覽時說:“建國35周年紀念幣就像永不落的太陽,僅開國大典就已價值連城,這是一幅新中國偉人圖呀!其歷史性和藝術(shù)性在中國錢幣歷史上將戰(zhàn)一席之地。”
        《建國35周年》幣第2枚的背面是光芒四射的天安門前,漢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高山族人民群眾歡歌躍舞的圖案,象征著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jié),心向社會主義祖國,對實現(xiàn)四化充滿信心;也寓意著喜慶佳節(jié),舉國歡騰,普天同慶。
        《建國35周年》幣第3枚的背面是中央華表、巍峨長城、仙鶴翱翔、長青松柏和工業(yè)設(shè)施組成的象征祖國萬歲的圖案。華表是古代設(shè)在橋梁、宮殿、城垣或陵墓等之前,作為標(biāo)志和裝飾用的大柱,一般所見的為石造。柱身往往雕有蟠龍等紋飾,上為云板和蹲尊。北京天安門前后的兩對,雕刻精美,為華表中的優(yōu)秀作品。長城是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建宮事設(shè)施。秦始皇完成統(tǒng)一后,即把原來秦、趙、燕三國的北方長城連接起來,修筑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以后歷代整修,到明朝修建了東起山海關(guān)、西至嘉峪關(guān),蜿延6700公里的長城,氣勢雄偉。華表和長城,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而松樹和仙鶴是借中國傳統(tǒng)古語“
      松鶴延處”寓意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欣欣向榮。工業(yè)設(shè)施寓意建國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建國35周年》幣的發(fā)行,為35周年國慶增添了喜慶氣氛,在我國當(dāng)代錢幣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建國35周年》幣是我國發(fā)行的第一大流通紀念幣。
      “開國大典”幣是我國流通紀念幣展現(xiàn)黨和國家重要領(lǐng)導(dǎo)人最多的一枚。《建國35周年》幣還是我國發(fā)行的多枚成套流通紀念幣中唯一的發(fā)行量不等的一套幣。據(jù)說,由于鑄造模具的問題,造成這套幣各枚的數(shù)量不等。其中,“開國大典”為209.2萬枚,“民族大團結(jié)”為879.3萬枚,“祖國萬歲”為906.8萬枚,成套幣僅209.2萬套,三枚合計總發(fā)行量為1995.3萬枚。目前,不少書刊記載的總發(fā)行量為2041萬枚,這個數(shù)據(jù)疑點甚多,各枚鑄造數(shù)量不明,有待考證。
          文章轉(zhuǎn)自《中國黃金資訊網(wǎng)》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