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0元四連體價值
黃金
第四套人民幣1980年50元主色調為茶黃色,因此被稱為舉世稀有的“軟黃金”。目前,雖然國家還沒發布正式的四版幣退市公告,但四版幣已處在退市邊緣,1980年50元人民幣的收藏熱潮是在這種大環境下被帶動起來的,未來升值潛力也堪比黃金。
珍品
1980年50元是第四套人民幣14個券別中發行量最少的。據測算,50元券發行的冠號為24個,其中有一個補票冠號JZ,補票使用量很小,按每個冠號發行一億張計算,1980年版50元券投放量不足20億張;1980年版50元至今已26余年,絕大部份券已在使用過程中回籠銷毀,現存世的新券已很少,可見1980年50元的本身就具有領頭雁基礎條件。
黑馬
作為錢幣板塊的引領者,連體鈔整個板塊性價比最高。如果購買者仔細分析,連體鈔板塊的預期回報率,不僅比郵票和磁卡高了一個檔次,甚至比同為錢幣的其它板塊高了一截。如果在錢幣板塊內部排名,連體鈔不是消耗量最多的,但按照百分比來計算,他確是消耗率最大的。1980年50元四連體,80版100元4連體,當20萬套經過大批禮品消耗,剩下不足5萬的時候,它的潛力更是顯而易見。
稀少
1980年50元四連體小版鈔發行量僅有20萬冊。其屬于該門類的開山藏品,因此在面世之初并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可,而是被“短視”幣商人為裁切,造成存世量的銳減。甚至有些人對錢幣的收藏價值缺乏認識,對1980年50元四連體不太重視,造成損壞或磨損,使得其也在不斷消耗。散裝四連體無非是一些收藏愛好者把零散的錢幣收集一起裝封,這樣就使得本來發行量較少的1980年50元四連體存世量變得更少。
回報
對1980年50元第四套人民幣的黑馬來說,其價值可跟雙龍和第五套人民幣100元3連體相媲美。在1980年50元發行之際其價值就已經跟雙龍和第五套100元3連體價格持平。100元3連體更是一下飚到了兩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