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鈔的頹勢期你知道嗎?
建國鈔是我國第一張流通紀念鈔,為了慶祝建國50周年,于1999年發行,面值50元,票面的主色調是紅色,非常顯眼。
正面圖案是開國大典的景象,左上角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1949—1999”字樣,左側中部有天安門造型的動態全息防偽圖案,背面圖案則是地球、和平鴿、銅獅、華表等元素的組合設計,十分漂亮。
建國鈔的發行量是6000萬張,對比現在紀念鈔幣上億的發行量,似乎并不大,但我們要考慮到的是,在1999年,收藏的群體數量和接受程度,都遠遠不是如今可以相比的。
在當時,6000萬的量,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天量,再加上50元的大面值,很少有人能夠收藏的起,所以一經發行,建國鈔遇到了和航天鈔一樣的囧境,那就是價格短暫上漲。
當年建國鈔行情的暴跌程度十分兇猛,因為銀行不收,所以市價有時還低于面值,有幣商甚至以48元的低價收回,直到央行發行公告,要求必須無條件面值回收,這才止住了跌勢。
這場關于建國鈔的市場頹勢,一直持續了8年。2008年,央行發行奧運紀念鈔,數量稀少,發行量僅有600萬張,瞬間引發了各地群眾的瘋狂排隊搶兌,成功點燃了紀念鈔的熱度。
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建國鈔的價格在奧運鈔的帶動下,扶搖直上,最高時曾經達到400元以上,此后在經過幾年市場洗禮之后,如今其價格已猛翻10倍,穩定有升。
相比之下,航天鈔的發行量是建國鈔的五倍,看上去相差很大,但考慮到1999年和2015年的市場規模和收藏群體差距,以及造幣工藝上的差距,航天鈔其實還要優于建國鈔。
建國鈔的頹勢持續了9年,而航天鈔的市價困境,到目前為止也才三年,再加上航天鈔的天量,衍生出了各種珍貴的冠號、連號鈔品種禮裝冊,消耗嚴重,都為航天鈔帶來新的機遇。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即將面世的深潛鈔,會不會和奧運鈔一樣,成為航天鈔的“貴人”,迎來新的行情,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對于收藏來說,提前做好準備,才能真正把握住收藏的機遇。